诚信、敬业、和谐、创新、精品

INTEGRITY, DEDICATION, HARMONY, INNOVATION AND QUALITY

时间2022-04-29 14:50:00

冲锋!挺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战场

【点击量:1197

水母网42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钟嘉琳 信召红)421日下午,芝罘区朝阳街,原本用来占停车位的椅子、塑料筐等物品已被清理,部分商业网点门旁车位上的水桶等杂物也被清除。现在路边明显整洁多了,希望这样有秩序的状态能长久保持下去。芝罘区朝阳街一餐饮店工作人员说。

针对朝阳街、市府街公共停车位被私占现象,芝罘区向阳街道立即派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,对公共停车位上的路桩、杂物等予以清理。下一步社区网格员将加强巡查,做到还于民,让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。

不仅是芝罘区,在莱山区,黄海路街道后七夼小区活动大院的垃圾堆已消失不见。清泉寨点位,荒草枯枝、建筑废料等垃圾已基本清理完。岱王山下,山体垃圾已完成清运,破败的窝棚改造一新。针对卫生死角问题,莱山区黄海路街道高度重视、迅速整改,马上行动,以最快速度清理干净!黄海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冲锋!挺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战场。连日来,芝罘区、莱山区、牟平区、高新区、开发区、蓬莱区、福山区紧盯短板弱项,快速行动、集中攻坚,立说立行、即知即改。

作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主战场,芝罘区紧盯短板弱项问题,综合运用网格法”“徒步法”“挂图法”“钉子法四个工作法,做好快速解决问题和久久为功的有机结合文章,持续抓好常态化文明创建。芝罘区建立区级包保机制、责任区管理机制、依法创建机制、每周督导机制、第三方测评机制、365平台督考机制、负面惩戒机制、全民参与机制、宣传曝光机制、创建保障机制等十项保障机制。其中,区级包保机制方面,将12个街道划分为12个战区,每个战区由一名区委常委挂帅指挥长,定期到战区内巡查暗访,第一时间掌握创建情况,并利用各类资源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。目前,芝罘区一方面集中力量在市容秩序上进行突破攻坚,制定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干净、整洁、靓丽城市环境》的“121”系列文件,全面开展以全域净城为主题的大清扫活动,打造干净整洁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。另一方面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。实施强网工程,精准划分1216个基础网格和513个专属网格,将道路、街巷、小区等每个点位全部纳入网格,确保全覆盖、无盲区。实行区街一体、融入下沉全面帮促工作机制,健全“12XN”网格化治理工作体系,配强网格员队伍,区街干部任街巷长,确保每个点位都有人管、管到位。建立社区反映问题闭环解决机制,形成问题发现-上报-研判-分派-解决-反馈的闭环管理。

开发区秉持立明规矩、固牢责任,严肃法治、狠祛痼疾,点位突破、稳步铺开的基本原则,开展沿街专有公共区域、车辆停放秩序、弱电线缆规范三个领域的集中治理,推动形成规范、整洁、有序、长效的新秩序、新常态。推动建立沿街环境新秩序,规范设置沿街功能区,分批次开展治理行动,严厉依法纠治沉疴痼疾,聚焦长期影响城市容貌、干扰市场公平竞争的卫生脏乱、设施损坏、滥设牌匾,店外经营、店外摆放、圈占车位等违法行为,采取普法与处罚相结合的累进式执法,实行不守规矩沿街经营业户清单制度,对列入黑名单的沿街商铺采取媒体曝光+联合执法惩戒。推动建立车辆停放新秩序,停车场(位)规范提升,开展配建停车场、室外收费停车场、政府公共停车场、路内限时停车位等各类停车场(位)规范治理,全面规范提升停车场的机非车位配比、环境卫生、设施设备、停放秩序等。建立弱电管线治理新规范,明确并强化各弱电管线产权单位对弱电管线的维修、养护、更新责任,规范新建线路进场程序、铺设标准。

高新区集中力量解决环境卫生、物业治理、商圈秩序、旧改地块、全民参与等方面创建瓶颈,实行交办即承办工作机制和蓝黄红三色任务管理,全面实行六位一体的督导举措。成立10个专项工作提升组,配齐配强基层网格,在原有70余人社区网格员的基础上,再招聘40人,确保基层创建工作专人专责。将全区135个点位分包至4名工委管委领导、15个责任单位、29个分管责任人、66个具体责任人。发动市民全面参与,着重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”“社区是我家 文明靠大家”“仙境海岸线 你我共守护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四个主题系列志愿服务活动,提高市民对创城的知晓率、参与率和支持率。实行工委管委领导和区直部门包保社区、行政村网格工作机制,将核心区8个社区、35个小区、21个行政村全部分包到4名工委管委领导和37个责任部门,他们每周到网格内巡查暗访,现场办公,实地督导,重点帮助包保网格查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,重点整治乱拉乱挂、乱停乱放、乱搭乱建等脏乱差问题,确保包保网格创建达标。

聚焦补齐短板弱项,牟平区合力突破攻坚,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。市政设施方面,加快实施新城大街东西贯通、烟霞大街等14条道路及配套工程。分步实施总投资238亿元的雨污分流、河道景观环境提升等工程,逐步实现地下管网全贯通、地表水系全联通、城区污水全治理。同时加大公厕建设力度,年内新建5座公厕。公共秩序方面,实施农贸市场退路进厅工程,推进4处农贸市场提升改造。加强城区39条道路执法巡查,全面取缔马路市场。开展不文明养犬管理专项整治,加大对遛狗不栓绳、粪便不清理等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。老旧小区方面,按照改造一个、达标一个的总体要求,实施总投资46亿元的40个老旧小区改造和中心片区美好社区建设,惠及群众约4000户。交通秩序方面,加快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,新建4处停车场,着力解决停车难的问题。加强协同联动,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,营造文明和谐、秩序优良的育人环境。

福山区以有短必补、补则必成的信心和决心,直面短板弱项,突破城市发展制约瓶颈。针对市容环境、交通秩序、物业管理等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焦点难点,组建十大专项提升工作组,卡实责任分工,制定问题清单,抓好整改落实。聚焦背街小巷、农贸市场等市容环境重点领域,依托网格划分责任片区,按照网格管理、严格履职、依法取缔、长效巩固的原则,对马路市场、流动摊点、占道经营等问题地毯式巡查,着力改善市容环境。以老旧小区改造为突破口,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小区进驻物业服务,提升居民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,杜绝老旧小区前改后乱的问题。同时,福山区将创城工作与城市更新、网格化管理、市民素质提升紧密结合,着力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根源的问题。在城市空间布局、城市风貌塑造、重点片区开发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、农贸市场提升、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,下足绣花功夫,通过与国企央企开展合作等方式,筹措资金、下足功夫,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。

街巷纵横是蓬莱老城区特有的风貌,熙熙攘攘的烟火气里,却也潜藏着不少治理难题。蓬莱区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,将全区29条主次干道、53条背街小巷纳入街巷长制管理。按照集中就近原则,将主次干道分成89段,由区直相关部门、相关文明单位安排主要负责人担任街长,各个街道办事处安排人员担任53条背街小巷的巷长街巷长制要求各街巷长以知情、监督、处置为主要职责,每天巡查责任路段不少于1次,对巡查发现的问题,通过仙境E网通和街巷长微信工作群,实时报送、转办,并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处置、跟进问题办理情况。本着因地制宜、美观简识的原则,蓬莱区创新监督方式,在每条街巷适当位置设置统一的街巷长公示牌。公示牌将亮相街巷长姓名、电话、职责、街巷姓名、街巷界限等,公开接受社会监督,方便服务广大市民。

莱山区坚持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工程两条主线,攻难点、建机制、促常态,集中发力重点任务,一方面提高市容环境保洁标准,在确保不出现大体量垃圾的基础上,重点对烟头纸屑等微小垃圾进行清理。在做好主次干道卫生保洁的同时,重点对道路两侧绿化带、城乡结合部、农贸市场、背街小巷等区域进行集中攻坚,彻底清除卫生死角。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,进一步强化城市日常管理,加大执法力度频次,重点整治违章停车、占道经营、不文明养犬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等四项问题,打造精致精细精美的城市品质。进一步强化社区物业管理,解决无物业管理小区正规物业入驻问题,完善物业准入退出标准,优化市民居住环境。